發表文章

人類觀察日記:關於消費與階級與個體意識

此篇有一個副標題: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美麗新世界的來臨與無意識的享樂。 這個想法來自於閱讀完美麗新世界一書的大約兩年後。在我翻看自己過去的文字紀錄時,突然對當代的「消費階級」觀念與物質享受的價值觀有些感悟。其中提到的各個譬喻與典故大部分皆來自於「美麗」一書。 這篇部落格則寫於這個想法的兩年後。 以下。 「整理記事本的時候看到四年前寫的筆記。 忽然覺得也許美麗新世界已經來臨,因為不論與否,被統治者是無法察覺的。 若假設『資產』就是新的種姓制度,試著想像這樣的「美麗新世界」。 在此基礎上,建立每個階層的上升邊界,也決定了各個階層的能力與夢想。就算個體的思考能隔離於此制度之外(也就是能感受到此制度的不公平與不合理),資產的力量對於智力(至少是後天的)的影響或許要比酒精更加深遠。 或許大眾能感受到個體(在各個層面上)的不自由,卻不會對此有任何反感或反抗,或甚至根本無法辨別自己的自由與否,也無力去思考,因為『追求財富』*已經佔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其餘的休閒時間被用於沈溺在來自於資本的、希望(或透過各種手段植入)大眾重視的「感官娛樂」。 *比印度種姓制度更加殘忍的是,由「資產」建立的階級總給人一種「可以靠努力打破」的幻象。寫於現在。 道德與責任感低下,因為擁有資本的重要性已經大於「擁有人格」。對於alpha與其以上的統治階級,人們依舊會謾罵與發洩,但也只限於此。大部分時間,人們「並不在意」他們做了什麼,或著比起他們做了什麼,人們而更在意他們「享受」了什麼。 懷孕自由還在人民的掌握中,但資本已經將它漸漸商業化,開始了這項買賣。 而最後一階段的「蘇摩」會以什麼方式呈現?也許也離得不遠了。 不過對於「美麗新世界」是否來臨的擔憂大可不必。畢竟在隕石砸下來時,恐龍的死亡也只是一瞬間的事。 人類觀察員於 08/23/2023

人類觀察日誌:關於選擇、變項與人生KPI

圖片
  如果你的工作只是為了「謀生」,在家裡躺一天跟在公司上一天班是否沒有區別? #閒暇時拍的照片 大腦只會保留具有「情緒」的記憶,成為「事件」 。 也就是說在一天當中的無數個選擇中,若沒有產生特殊的情緒,大腦是不會留下記憶,這些瑣碎的日常也就會被遺忘。工作對個人而言如果只是「謀生」的手段,除了負面情緒外,大部分的工作內容都會被大腦選擇性忘記。 而這些被遺忘的工作日常卻佔了你人生的1/3。 在這個角度看來,「工作一天」與「擺爛一天」似乎沒什麼區別,因為都會被忘記。 真正的差異只在可以「選擇」的「可能性」上。 在家躺著看手機時,可能只需要選擇什麼姿勢躺、在哪裡躺、要用哪個app、要玩什麼遊戲、要看什麼影片;而一旦出了家門,路上就開始有無數的選擇需要你去決定,而這些決定又會導致下一個選擇與決定,循環往復。 因此在這兩個選項上,真正的差異就是當你出門時,你會做更多決定,產生更多變項,從而可能 與 更多的「事件」相遇, 留下更多的回憶。 由此看來,「做了什麼」或許沒有那麼重要,「為了什麼而做」、「創造回憶」才是生活的本質。(這也許是這些年「儀式感」流行的原因。) 如果「工作」無法創造生活價值,那「賺錢」呢? 畢竟這個社會給予我們的評分標準就是「薪資水平」與「消費水平」(更準確的說是決定了「消費水平」的「薪資水平」)。 「轉越多錢越好」是社會賦予我們的kpi,因此工作的唯一價值就是「賺錢」,因為沒有錢就「不能生活」。 但是如果在某個平行宇宙,社會的成功標準是「每個月的躺平(物理)時數」、「每個月搭乘捷運的次數」、「每個月待在家中的次數」,我們的生活重心會不會完全不同? 我很喜歡的一款遊戲叫「模擬市民」。在遊戲中,設定了一些有趣且在意想不到時會觸發的「成就」。譬如「一整天都待在家」、「24小時不社交」、「玩一整天電腦」,都是遊玩時莫名其妙就能達成的遊戲成就。 這些特殊成就放在現實世界也會是我們願意跟別人分享的(異常驕傲)日常吧。 社會給予了一套準則與遊戲規則,從出生、求學到就業,我們以及周遭環境都在強化這些社會規則的重要性,因為「如果不遵守就無法正常生活」。 然而什麼是「正常」什麼又是「生活」呢。 人生短,但不一定要苦。 去做無數的選擇,創造正向「情緒」,產生更多回憶,才不會讓人生快轉。 把握每個當下的特殊kpi,達成生活的特殊成就吧! 人類觀察員 ,May 25, 2023

人類觀察日誌:關於「優秀」與「獨特性」

如果我是特別的,那我不一定是「優秀的」。 因為社會世俗所追求的「優秀」是有著既定框架的「成就」: 你比其他人都好。 你只有超越了所有人,才符合「優秀」的定義。 小時候父母像是講述童話一般,告訴孩子他們是多麼特殊且獨一無二,而我們確實也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論是由唯物主義或是唯心主義而論,每個個體實實在在都是有異於其他個體的。動物是如此,透過知覺歷程來建立自身價值觀的人類更是如此。 既然我們生而不同,為何要以這麼狹隘又制式的方式來定義「優秀」呢? 又或者說,在知道個體存在差異,且世俗(社會)對「優秀」的定義又如此偏頗,是否父母可以在擁有這樣的認知下,不去要求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 孩子可以是「聰明的」: 雖然不是最厲害的,但是有自己的理解邏輯與思考方法; 孩子可以是「好學的」: 雖然不一定在行,但是總是對新的問題躍躍欲試; 孩子可以是「文靜的」: 雖然不太喜歡群體活動,但是喜歡透過文字與其他方式來理解世界與環境; 但孩子不一定要是「優秀的」, 不一定需要在某項成績上打敗了所有對手,並且只有這樣才能算是「成功」,才是值得稱讚的。 許多人都抱怨我們從小被教育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長大了才從童話中醒來,發現每個人都是平庸的。 其實不然。 只是現在社會對優秀的定義太過狹隘,以至於我們如果追不上大眾所定義的「好」與「成功」,就只能將自己打落到「泛泛之輩」,認為自己只是個平平凡凡的工蟻,泯然眾人間。 就像那個著名的比喻,如果你讓一名游泳健將(這里的游泳健將是「擅長游泳的人」,不一定代表他「贏過多少獎牌」)去跳芭雷,那你或許只能收穫一位在芭雷舞者生涯中經歷各種挫敗的人。 或許「快樂」也可以成為優秀的定義。 當我們在做擅長的事或是在擅長的領域中發揮能力時,必定是如魚得水,且充滿愉悅的,而這個愉悅會讓我們願意在類似的事情上不斷嘗試,從而增長自信,而不斷擴張這個「快樂的舒適圈」去嘗試新的事物,並且循環反覆,到最後成為一個-雖然不一定有「優秀」(在此指有過打敗他者成為第一)的成就-快樂、勇於挑戰、且多方嘗試的人。 又或是其他不同的特質。 認真的、有趣的、有禮的、謙虛的、可愛的、穩重的。 大部分人都會認同這些特質是優秀的,是好的。 但是在談到個人經歷與能力時,我們卻只在乎狹隘的「優秀」:他拿過多少第一、他是否出生名校、他得過多少認證或獎章。彷彿只有這樣「超越眾人」的優秀才代表人生活得成功。 而這樣

人類觀察日誌:人類存在的理由

     比起人類,我更喜歡動物與植物等其他(人類以外)的生物,同時我也總是在懷疑且疑惑「智人」這個種屬之於地球的必要性。     作為人所產生的必要性需求如成就感、購物慾望(所有欲)、知識與身分的追求,這些與生存無關的目標與使命卻是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動物與其他生命最主要的使命就是 「生存」 。讓個體生存因此要有食物與住所,要讓種族生存而產生繁殖慾望,這些都是為了「生」的使命與目標。      人類之所以為人類就是因為那些高於「生存」的需求與慾望。但是這些慾望對整個環境乃至宇宙來說是無意義的。這些追求除了造成情緒波動以外並不會對個體或種族的生存在生物的角度上產生任何影響。      因此我總是疑惑並思考著對宇宙而言「人種」存在的必要性,而至今為止,我只收獲了一個可能的原因原因:   「因為我們是唯一會仰望天空的生物」。       一個物體(object)如果存在而不被觀察、被注視、被使用,與不存在是否沒有區別?      那麼對太陽系或至少目前可觀察到的沒有其他(與人類同等)智慧物種的宇宙範圍而言,唯一具有觀察、使用、注視能力的物種便是人類。我們觀察星系,使用太陽熱能,計算月亮潮汐與地球磁極,我們是唯一意識到並注視著這個宇宙的物種。      在我而言,這是目前唯一一個我觀察到的、人種之於宇宙存在的原因。 人類觀察員 ,於 07/22, 2022

人類觀察日誌 :前言

     我一直有很多話想說,也說了很多,雖然大部分都是在我的床上或是浴室裡和自己進行辯論比賽;這些想法大多都是靈光一閃,並且在辯論之後就消失無蹤,直到下一次我又再想起相關的話題。而這些想法若要寫進日記裡,我又覺得不夠私人,感覺與「我」或「我的生活」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就像是比起字母代號或數學公式,愛因斯坦更可能會在日記裡寫下今天喝了幾杯咖啡,而將那些公式記錄在工作日誌(或類似的筆記本)中。 這些想法就像是在石縫中蹦出的雜草(巧的是大腦也有許多縫隙),這些雜草既不受控制,不美觀且不具備任何功能價值,然而卻可看作是生命最自然且讓人會心一笑的存在。      在小時候,我曾經想成為一名作家。我在6歲開始可以自己靠著注音符號閱讀書籍(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的父母停止為我唸睡前故事),在小學時我幾乎將學校圖書館中所有我感興趣的書籍都看了一遍,拿過無數次的本月閱讀冠軍(或是其他名字,我記不太清了),朋友甚至拿這個稱號作為我的外號之一。到了國中,我開始閱讀一些文學小說,大多是翻譯文學,也有些是本地作者一些關於情情愛愛的雜文。我在半夜開著夜燈閱讀哈利波特,以至於我將這套書從第一本到第七本看過了不下十遍,帶著閃電疤痕的男孩與他的魔法世界也成為我人生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直到今天我還在等我的入學通知。 或許是因為這些閱讀經驗,我在文字表達上一直都頗有見解,在國中國文課上的作文作業曾數次被張貼或是在課上朗讀,也因此奠定下了我想成為「作家」的這個想法,而後在大考時因為沒有錄取「創意寫作學系」而轉向成為了一名設計師。但我依舊熱愛閱讀,也始終喜歡透過文字抒發我的想法。      表達是我自認的長處之一,我能流暢的使用三種語言,因此也擁有三種思想結構,就像擁有三種不同程序的大腦(也可以比做三台不同算法的電腦吧)。中文作為我的母語,在語言表達上是我認為最難運用的語言,因此在我的辯論比賽中(賽場則是床墊或浴室),我大多都是使用另外兩種語言與與自己對話(這是一種很好訓練外語的方法,推薦給需要的人);而在書寫時中文則成了我唯一願意使用的語言。畢竟寫作與語言之間存在差異,需要注意太多細節,很多時候我常常為了一個單字而失去了靈光的一閃。如果你在閱讀這些日誌時感覺無法理解或是不能苟同,那可能是將思考翻譯成文字時出現了一些誤差,畢竟任兩種語言都是無法完全轉換的,翻譯僅僅是將原文轉化成讀者可以理解或熟悉的表達方式而已。你